December 31, 2009

繪畫筆記

標題:繪畫筆記
類型:部落格
年代:2009
摘要:創作筆記
作者:陳曉朋
出版:陳曉朋工作室
語言:繁體中文
頁數:215
ISBN:無

Notes on Painting, 2009, blog, dimensions variable

November 30, 2009

書寫 5

黃宏德:「畫畫是打香腸,思考畫畫是灌香腸。」

我想,書寫畫畫是烤香腸。

Franklin Street Studio, Melbourne, 2008-2009

November 21, 2009

墨爾本 6

我在墨爾本的作品,主要都是直線硬邊的構圖,只有第一件與最後一件是圓形的構圖。

從開始到結束,這當中有一種奇妙的巧合。

Australian Art Circle Series II - 2, 2009, acrylic on canvas, 16 x 16 inches

November 19, 2009

抽象與再現 16

平面圖式本來就處在一個介於抽象與再現之間的空間, 所有的特定形式都是為了簡化和再現真實。

我的繪畫作品並不是刻意要去表現這個空間,我想要發展的,是一種藉由發揮特定的抽象傳統,所建立的個人視覺及繪畫語言。另外,和圖案或符號的企圖不一樣,我的作品沒有很快的就簡化成一種特定的意義或指示,相反的,它們回應了其它的可能,以及多種潛在的詮釋。

A Runaway Zero - 4, 2007, color print, 6.5 x 8.5 inches

November 15, 2009

框 7

我畫作中的框通常是米色和灰色的(大部分是米色),中性顏色的使用是為了和畫面的主要形象做區分。

米色也像是皮膚的顏色,米色的框可以看成與身體連結的皮膚。皮膚底下的身體暗示了一種由藝術家或人類所操作的、所謂的抽象的符號和象徵;框的持續出現和它的位置暗示了一種「歸零」,也就是抽象本身可能存在的、 也是唯一可以存在的地方。

Half Batchelor - 6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SNO Contemporary Art Projects, Sydney

November 9, 2009

書寫 6

真的。

我好想變成一個作家!

Half Batchelor - 5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SNO Contemporary Art Projects, Sydney

November 7, 2009

標題 3

作品:「藝術家的物件系列」、「發現系列 I - III」、「在VCA上方的飛行器」、「城市框架系列 I - V」、「我的墨爾本」、「我的布朗士維克」、「中國系列 I - IV」、「我的貝切勒系列 I - IV」、「澳大利亞藝術圈系列 I - II」;個展:「我不屬於這裡而是那裡 I」、「我不屬於這裡而是那裡 II」、「半個貝切勒」、「墨爾本製造」。

它們都是我的標題們。

Half Batchelor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SNO Contemporary Art Projects, Sydney

創作自述

「創作自述」真的可以幫作品發聲嗎?如果,「創作自述」本身就是作品呢?

我讀大學時,每個人在畢業前都要交一篇一千字的「創作自述」,有一位學姊為了抗議這個規定,不斷重複「創作自述」四個字,集滿她那篇一千字的「創作自述」。

Study for China Series IV, 2009, pencil on paper, 8.5 x 11.25 inch

標題 2

展覽的標題和作品的標題,可以是事先決定好的,也可以是後來才加上去(想出來)的。

各種標題的形成,在一定程度上,也說明了一些創作想法的出現順序。

I Don't Belong Here but There I, 2008, solo exhibition, Apartment, Melbourne

藝術家 10

藝術的概念是抽象的,而藝術品是這個抽象概念的再現。

藝術家則是這個抽象概念的詮釋者。

Abstraction 2009, 2009, group exhibition, Stephen McLaughlan Gallery, Melbourne

November 5, 2009

文字 4

文字和繪畫有什麼關係呢?文字可以是一種素描的形式嗎?

與文字做為一種物件的概念不一樣,這樣的想法比較接近一種書寫行為的思考。

I Don't Belong Here but There II, solo exhibition, 2009, Immersion Therapy, Melbourne

November 2, 2009

文字 3

有一個笑話:「負負得正,所以,一對非法移民到美國的夫妻,生出來的小孩是美國公民。」

我想,我對文字作品的高度興趣,應該來自於我的缺乏語言及寫作天分。

Franklin Street Studio, Melbourne, 2008-2009

November 1, 2009

蔡佳葳

蔡佳葳(Charwei Tsai)在物體表面上寫滿文字的作品,大概是最難保存文字實體的作品,因為,隨著外在環境與物體(通常是有一定生命週期的)本身的變化,這些文字會慢慢變形,最後消失。

蔡的作品,也令人聯想到張英海重工業(Young-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)的網路文字作品,一種瞬息萬變的、短暫存在的形式,是兩者作品中的重要特質。

My Melbourne, 2008, ink on paper, 12 pieces, 11.5 x 8.25 inches each

October 29, 2009

蘑菇和水母

雖然,蘑菇有很多種,水母也有很多種,但是,很莫名的,我覺得它們有著神奇的雷同點,

那是兩者之間某種造形結構上的似曾相見、所散發出來的一些當代雕塑的特質(輕盈的、可移動的、不恆久的),以及一種獨特的喜感。

My Brunswick - 2, 2008, acrylic on canvas, 5 x 5 inch

October 27, 2009

藝術家 9

可能,藝術和上帝這兩者,都只是一種信仰或價值觀,因為,沒有人知道它(祂)們到底長什麼樣子?是不是真的存在?信者恆信之,無神論者也照樣活得好好的。

而藝術家的本質,說穿了,也不過就是一種信徒。

Franklin Street Studio - 3, Melbourne, 2008-2009

October 25, 2009

蔡國強

蔡國強的強點(爆破藝術)爆太多,好像也爆出他的弱點。

蔡最近在華山的作品「晝夜」,就讓人想不透為什麼一定要爆破?

Study for Artists' Objects - Johns' Amplifier, 2007, pencil on paper & collage, 8.5 x 11.25 inch

繪畫 6

我:「我最近對畫畫沒有太大的感覺,也沒有什麼新的想法,想休息一下。」

朋友:「難怪,你從畫格子變成爬格子。」

Study for China Series III - 3, 2008, acrylic and pencil on paper, 8.5 x 11.25 inch

October 23, 2009

包裝 2

通常只有某個創作階段的結束,或某個展覽即將來臨時,包作品這件事才會發生。

包作品給人一種好像要去機場的感覺。

Franklin Street Studio - 2, Melbourne, 2008-2009

October 22, 2009

包裝 1

對藝術家來說,包裝通常指著花體力包裝作品,保護它的硬體。

不過,只有那樣的包裝是不夠的,重要的是花腦力包裝作品,行銷它的軟體。

Study for China Series III - 1, 2008, pencil on paper, 11.25 x 8.5 inch

October 21, 2009

繪畫 5

畫作的形成,是顏料一層一層堆疊出來的物理結果。

最後的畫面,很神奇的卻是一層有重量的心理表面。

Australian Art Circle Series II - 1, 2009, acrylic on canvas, 16 x 16 inch

October 20, 2009

分類

不管是繪畫、雕塑、裝置, 還是數位媒體等名詞,都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分類,並不影響藝術的基本原則。

如此前提下,藝術是不是應該沒有各種分類,只有是不是這個問題?

Franklin Street Studio - 1, Melbourne, 2008-2009

October 19, 2009

現成物 3

杜象 (Marcel Duchamp) 挪用現成物的概念很有用,比廢物利用還好用。

藝術家挪用助手、策展人挪用藝術家,大家都可以是一種現成物。

Study for Artists' Objects - Chen's Calendar, 2007, pencil on paper & collage, 8.5 x 11.25 inch

尼采的綠色 2

觸及到它的時候,才發現那不過就是一種顏色。

我,曾經以為尼采的綠色很偉大。

Study for City Frame Series IV, 2008, pencil on paper, 8.5 x 11.25 inch

October 17, 2009

墨爾本 5

和紐約給我的感覺相反, 墨爾本的物理(外在)樣貌是水平的,我的心理(內在)狀態是垂直的。

這大概是地球兩邊的一種自動平衡現象。

Study for China Series I, 2008, pencil on paper, 8.5 x 11.25 inch

音樂 9

最「純粹」的藝術是音樂。

只有它不必跟別人一起攪和。

Study for Artists' Objects - Malevich's CD, 2007, pencil on paper & collage, 8.5 x 11.25 inch

達利 2

達利(Salvador Dali)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有一種魔力,可以輕易地引發觀者對於現實景象的無限想像。

不過,那也有可能是一種「原作怎麼這麼小?」的疑惑想像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16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尺寸

誰說尺寸不重要?

這不是說大小,而是指作品需要特定(正確)的尺寸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15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10, 2009

拍賣會

拍賣會的競標有兩種主要成分:

一種是精打細算的投機成分,另一種是無以名狀的激情成分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14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澳大利亞 4

爸爸:「有空的時候,可以學學朱自清寫『歐遊雜記』,紀錄一下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經驗。」

我:「這裡是澳洲,不是歐洲,而且,哪來的美國時間呢?」

Made in Melbourne - 13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9, 2009

毛的最後一位舞者

即使,導演手法與劇情安排並不特別令人驚艷,電影「毛的最後一位舞者」(Mao’s Last Dancer)仍然讓人動情。

可想而知,原作小說有多精彩了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12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8, 2009

現成物 2

策展人的出現,是杜象 (Marcel Duchamp) 挪用現成物概念的最極致表現。

藝術家變成一種現成物,策展人變成了藝術家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11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7, 2009

書寫 4

為什麼藝術家必須要會書寫自己的作品?甚至,必須用某種特定的方式來書寫呢?

人一定要知道空氣的成分是什麼,才能呼吸嗎?

Made in Melbourne - 10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6, 2009

達利 1

為什麼大家都叫達利(Salvador Dali)超現實主義畫家呢?他明明很有意識地畫畫。

也許,這跟大部分抽象畫家的作品,一點也不抽象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9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雪梨

雪梨人以為、也表現得自己是紐約客的樣子。

實際上,全世界偉大的城市,天氣都不會太好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8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5, 2009

扁平 10

表面上,「扁平」讓畫面看起來很簡單,事實上,它的概念可能很複雜。

「扁平」幫助我創作有「複雜」內容的「簡單」藝術。

Made in Melbourne, 2009, solo exhibition - 7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扁平 9

我的「扁平」把畫面上的立體形象變平。

這種讓原本熟悉的東西變得有點陌生的「扁平」,跟克拉克(TJ Clark)所說的「扁平做為一種疏離」的概念,有著很大的距離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6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3, 2009

展覽 7

撤展讓人感觸良多:一方面,你感覺良好,因為大功告成了;另一方面,你感覺空虛,一切彷彿就像一場夢。

撤展是個巨大時間氣球的釋放瞬間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5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2, 2009

抽象與再現 15

在他那個年代,靜物畫家莫蘭迪(Giorgio Morandi)說:「沒有任何東西比真實(我們所看到的世界)更抽象。」

現在,有沒有哪一位抽象畫家可以很自信地說:「沒有任何東西比抽象(我所畫的世界)更真實。」呢?

Made in Melbourne - 4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October 1, 2009

原住民繪畫 2

澳大利亞原住民繪畫的基本構成元素是點。

理論上,點應該只有位置,沒有大小。現實上,點也有可能變大,變成圓形的面, 也變成自己的圈圈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3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框 6

澳大利亞的藝術圈也有許多圈圈。

最大的是白色的圈圈,以及由四種基本色的點所組成的圈圈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2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September 30, 2009

框 5

我的「澳大利亞藝術圈系列」分為兩大「圈」:

一是我的藝術圈,這當中的選擇包含了較多的個人情感因素。二是我對澳大利亞藝術圈的觀察,而這也是一種全然主觀式的觀察。

Made in Melbourne - 1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
September 29, 2009

墨爾本 4

只有在墨爾本,你才能充分體會收看氣象報導的重要性。

墨爾本,這個城市一天有四季。

5D, 2005, acrylic on canvas, 20 x 60 inches

框 4

藝術界有許多小圈圈 。

顧名思義,我也把「澳大利亞藝術圈系列」這件作品的每張畫都圈(框)起來。

0C, 2000, acrylic on canvas, 12 x 12 inches

單色畫 9

「單色畫」是一件呈現在網際網路上的「畫」,隨著不同螢幕的大小,它擁有無限的空間。

這也是一件「名符其實」的網路作品。

Monochrome, 2009, infinite space, dimensions variable

藝術家 8

為什麼藝術家要能解釋,甚至,評論自己的作品呢?

為什麼學者和藝評都不用會畫畫呢?

B2, 2002, pencil and watercolor on paper, 11 x 8 inches

September 24, 2009

展覽 6

佈展所需面對的空間條件與時間壓力,有一種神奇的魔力,可以讓創作時不曾想到的「東西」慢慢浮現。

這些「東西」可能讓你開始下一個新的作品,也可能讓你懷疑藝術家這個行業(到底是在做什麼?)。

So That's What It Is - 6, 2007, color print, 6.5 x 8.5 inches

澳大利亞 3

澳大利亞是個奇怪的國家。

住在那裡的時候,你每天抱怨它。要說再見的時候,你開始想念它。

My Batchelor Series IV - 2, 2009, ink on paper, 11.5 x 24.75 inch

September 20, 2009

張英海重工業 2

張英海重工業 (Young-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) 的「網路作品」,文字與音樂的動態呈現唱作俱佳,有那麼一種莫名的擬人效果,也有那麼一點的淡淡詩意。

另一方面, 它那些在螢幕上跳動不停的「符碼」,看起來也像街道上閃爍不停的電子招牌,充滿了高度的娛樂性。

My Batchelor Series IV - 1, 2009, ink on paper, 11.5 x 16.5 inch

September 19, 2009

部落格 2

從前的我,認為天天寫日記的人很奇怪,每天晚上睡覺前,不是應該很愛睏嗎?怎麼還有力氣寫日記呢?我只有讀小學的時候會寫日記,因為,那是老師規定的家庭功課。

現在的我,居然開始用部落格寫日記,我想,這不是返老還童,而是我也開始需要一個可以沈澱心情的空間。

I Don't Belong Here but There - 3, solo exhibition, 2008, Apartment, Melbourne

時間

時間是一種神奇的「東西」,有時候,你看不到它,可是,卻不能說它不存在,「趕時間」不就給人一股很大的壓力嗎?

有時候, 時間也是可以看得到的,最好的例子,就是它在每個人臉上,所留下的歲月的痕跡。

Dodds Street Studio, 2007, Melbour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