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
|
skip to sidebar
繪 畫 筆 記
Notes on Painting
May 30, 2009
思考的目次 2
三、勘測色彩:色彩與交互關連、色彩的主觀性、色彩做為再現、色彩在抽象與再現之間。
四、方法與技術:色彩、框、幽默、系列。
My Batchelor Series II - 1, 2009, acrylic on canvas, 50 pieces, 4 x 12 inches each, installation dimension variable
思考的目次 1
一、邁向扁平的旅程:早期作品、藝術家的物件系列、在VCA上方的飛行器系列、扁平的想法、扁平,抽象與再現。
二、交互關連與幾何:交互關連(畫地圖)、城市框架系列 I - IV、幾何的運用、幾何與社會、當代觀點。
My Batchelor Series I, 2009, acrylic on canvas, 40 x 40 inches
May 22, 2009
上帝 2
如果,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子民,上帝也愛我們的話,那麼,祂會在乎我們是美國人、中國人、還是臺灣國人嗎?
不在乎的話,為什麼祂把我麼們做成黑色的人、黃色的人、白色的人...各種不同顏色的人呢?
Decor, group exhibition, 2008, Glen Eira City Council Gallery, Melbourne
May 21, 2009
海利 7
海利 (Peter Halley) 和吉立克 (Liam Gillick) 的作品都是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反映。
海利只描述現實,把現實再現為一種二度空間。吉立克不但描述現實,也提出改變現實的方法,並用三度空間的形式來呈現。
5N, 2005, wood and wood lacquer, 13 x 13 x 2.5 inches
上帝 1
現實世界的一切就是如此。
如果,真的有上帝的話,那麼,祂算是一個好的設計師嗎?
1C, 2001, acrylic on canvas, 10 x 5 inches
May 18, 2009
墨爾本 2
我在墨爾本做我最喜歡的事,也做我最討厭的事。墨爾本很像那個我曾經深愛的城市,雖然,這不真實,也終舊不是。
墨爾本是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城市。
My Batchelor Series V - 3, 2009, ink on paper, 2 pieces, 8.25 x 11.5 inches each
May 17, 2009
藝術家 6
住在紐約的藝術家會很驕傲地說自己是紐約藝術家,卻很少有藝術家會強調自己是澎湖(或其它鄉下小地方)藝術家。
其實,不管貓咪住在那裏,只要是會抓老鼠的,就是好的貓咪,只是,鄉下的老鼠好像比較少。
My Batchelor Series V - 2, 2009, ink on paper, 2 pieces, 8.25 x 11.5 inches each
May 12, 2009
音樂 7
今日的作曲家,想要突破以前的大師,譜寫所謂的「當代『古典音樂』」,難度大概跟創作「當代『傳統水墨畫』」一樣高。
到底有多難呢?這個世界上,根本沒有這兩樣「東西」的存在。
1H, 2001, acrylic on canvas, 72 x 24 inches
May 11, 2009
城市框架 2
我所試圖重建的世界,包含了更多個人的感受和情緒,它不是吉立克 (Liam Gillick) 那種功能性的世界,而是一個接近我個人生活和經驗的世界。
我意識到烏托邦的概念本身也是主觀的,或者說,在相對上它更是如此,因此,就像吉立克,我也會說,「它是一種『折衷的』烏托邦的展現」。
5M, 2005, wood and wood lacquer, 13 x 13 x 2.5 inches
1 comments
城市框架 1
受到海利 (Peter Halley) 和吉立克 (Liam Gillick) 的影響,我不但描述世界,也重新建構世界。
我的建構使用了城市的地圖,它是一種社會內容的二度空間再現,因為,人們如何建造城市,是根據詳細的討論和協調的結果,這當中包含了一個城市現有的各種狀態,例如政治力量、人口密度、交通狀况,以及地理環境。
I Don't Belong Here but There II - 2, solo exhibition, 2009, Immersion Therapy, Melbourne
May 9, 2009
藝術家 5
不少藝術家 (artist) 也是「異數家」(“oddist”),這些「不務正事」的人,除了有很大的機率住在貧窮的地方外,也可能常常異動(數次搬家)。
話說回來,當居無定所時,好像也就無所不在了,特別是當思考點不局限在原地的時候。
My Melbourne - 8, 2008, ink on paper, 11.5 x 8.25 inches
May 8, 2009
昆晉
喬伊昆晉 (Joe Kumjim) 的錄像作品,以藝術家本人為主角,在不同地點的不同家居場景內拍攝。影像中的他,看起來總是悠閒自在,正愉快地調整、擺放屋內的大小陳設,好像把每個地方都當成自己家。
昆晉以自己的親身背景,說明了混種文化的身分認同,不一定都是不知何處是我家的負面思考,它也可以是一種我屬於所有地方的正面態度。
A2, 2002, pencil and watercolor on paper, 11 x 8 inches
May 7, 2009
扁平 7
哈囉凱蒂 (Hello Kitty) 這種扁扁的、平平的東西,真的很「扁平」,一點也不欠扁。
和我差不多一樣老,哈囉凱蒂剛出道的時候,是給小朋友看的電視動畫卡通,後來,卻變成一種流行文化現象的代表物,看來,村上隆 (Takashi Murakami) 的「超扁平」作品,也不過只是想要超越它。
3J, 2003, acrylic on canvas, 40 x 60 inches
May 6, 2009
專業 2
「文賢油漆工程行」是一個藝術空間;painter在英文裏同時指畫家和油漆工。
在經濟不景氣的時代,人人都需要有不同於本身專業的其他專長,而畫家的第二專長,當然是當油漆工。
PH - 3, 2003, acrylic on canvas and wood plank & pencil on wall, Paint House Gallery, Tainan
May 4, 2009
音樂 6
音樂的形成,是聲音透過空氣的傳播,進入人類的耳朵,在心裏面所產生的一種特別的感覺。
這種透過空氣的傳播,應該是三度空間的,因為,所有的音響廣告都強調「立體」音效,那麼,不知道有沒有一種音樂,可以表現出二度空間的「扁平」呢?
I Don't Belong Here but There - 3, solo exhibition, 2008, Apartment, Melbourne
藝術家 4
藝術家不一定都是貧窮的,但是,貧窮的藝術家一定住在貧窮的地方。
例如:紐約的布魯克林 (Brooklyn)、臺北的汐止、墨爾本的布朗士維克 (Brunswick)。
Findings, group exhibition, 2008, RMIT School of Art Gallery, Melbourne
May 3, 2009
刁德謙 3
一直以來,文字是刁德謙 (David Diao) 作品中的重要構成元素之一。
儘管刁的重點不在於創作文字作品 (text work),他那些描繪文字的畫作,卻為繪畫和文字作品之間帶來一種新的可能性。
I Don't Belong Here but There II - 1, solo exhibition, 2009, Immersion Therapy, Melbourne
一一
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家庭、求學、工作、友情、愛情、婚姻…似乎人一生中所有會經歷的事,電影「一一」都描述到了。
為什麼人生會有這麼多議題?為什麼我們對很多事,往往只能看到一半,或只是一知半解呢?
I Don't Belong Here but There - 2, solo exhibition, 2008, Apartment, Melbourne
May 2, 2009
單色畫 8
白色是最觀念性的顏色,因為它是沒有彩色的顏色;單色畫是最觀念性的畫,因為它是沒有畫「什麼」的畫。
理論上,白色的單色畫是最最觀念性的作品;實際上,它讓人聯想到史提拉 (Frank Stella) 的話:「我試著讓(作品中的)顏料看起來跟它在罐子裏一樣好。」
1G, 2001, acrylic on canvas, 36 x 48 inches
音樂 5
有些歌曲一直被翻唱,像是迪倫 (Bob Dylan) 的「永遠年輕」(Forever Young),就有百葉絲 (Joan Baez) 等人唱過。
這種狀況,跟不同的藝術家畫同一個人的肖像畫,不知道一不一樣呢?
PH - 2, 2003, acrylic and pencil on wall, Paint House Gallery, Tainan
May 1, 2009
現成物 1
今日,畫家不再以色相環的概念來調配顏色,而在五金行裡或繪圖軟體上選擇色彩的現成物;作曲家不再由音階的概念來譜寫曲子,而在錄音器和作曲軟體上編輯聲音的現成物。
這是杜象 (Marcel Duchamp) 挪用現成物概念的一種新的使用。
D2, 2002, pencil and watercolor on paper, 11 x 8 inches
Newer Posts
Older Posts
Home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
Archive
▼
2009
(215)
►
January
(32)
►
February
(26)
►
March
(28)
►
April
(25)
▼
May
(21)
現成物 1
音樂 5
單色畫 8
一一
刁德謙 3
藝術家 4
音樂 6
專業 2
扁平 7
昆晉
藝術家 5
城市框架 1
城市框架 2
音樂 7
藝術家 6
墨爾本 2
上帝 1
海利 7
上帝 2
思考的目次 1
思考的目次 2
►
June
(25)
►
September
(18)
►
October
(27)
►
November
(12)
►
December
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