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
|
skip to sidebar
繪 畫 筆 記
Notes on Painting
October 29, 2009
蘑菇和水母
雖然,蘑菇有很多種,水母也有很多種,但是,很莫名的,我覺得它們有著神奇的雷同點,
那是兩者之間某種造形結構上的似曾相見、所散發出來的一些當代雕塑的特質(輕盈的、可移動的、不恆久的),以及一種獨特的喜感。
My Brunswick - 2, 2008, acrylic on canvas, 5 x 5 inch
October 27, 2009
藝術家 9
可能,藝術和上帝這兩者,都只是一種信仰或價值觀,因為,沒有人知道它(祂)們到底長什麼樣子?是不是真的存在?信者恆信之,無神論者也照樣活得好好的。
而藝術家的本質,說穿了,也不過就是一種信徒。
Franklin Street Studio - 3, Melbourne, 2008-2009
October 25, 2009
蔡國強
蔡國強的強點(爆破藝術)爆太多,好像也爆出他的弱點。
蔡最近在華山的作品「晝夜」,就讓人想不透為什麼一定要爆破?
Study for Artists' Objects - Johns' Amplifier, 2007, pencil on paper & collage, 8.5 x 11.25 inch
繪畫 6
我:「我最近對畫畫沒有太大的感覺,也沒有什麼新的想法,想休息一下。」
朋友:「難怪,你從畫格子變成爬格子。」
Study for China Series III - 3, 2008, acrylic and pencil on paper, 8.5 x 11.25 inch
October 23, 2009
包裝 2
通常只有某個創作階段的結束,或某個展覽即將來臨時,包作品這件事才會發生。
包作品給人一種好像要去機場的感覺。
Franklin Street Studio - 2, Melbourne, 2008-2009
October 22, 2009
包裝 1
對藝術家來說,包裝通常指著花體力包裝作品,保護它的硬體。
不過,只有那樣的包裝是不夠的,重要的是花腦力包裝作品,行銷它的軟體。
Study for China Series III - 1, 2008, pencil on paper, 11.25 x 8.5 inch
October 21, 2009
繪畫 5
畫作的形成,是顏料一層一層堆疊出來的物理結果。
最後的畫面,很神奇的卻是一層有重量的心理表面。
Australian Art Circle Series II - 1, 2009, acrylic on canvas, 16 x 16 inch
October 20, 2009
分類
不管是繪畫、雕塑、裝置, 還是數位媒體等名詞,都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分類,並不影響藝術的基本原則。
如此前提下,藝術是不是應該沒有各種分類,只有是不是這個問題?
Franklin Street Studio - 1, Melbourne, 2008-2009
October 19, 2009
現成物 3
杜象 (Marcel Duchamp) 挪用現成物的概念很有用,比廢物利用還好用。
藝術家挪用助手、策展人挪用藝術家,大家都可以是一種現成物。
Study for Artists' Objects - Chen's Calendar, 2007, pencil on paper & collage, 8.5 x 11.25 inch
尼采的綠色 2
觸及到它的時候,才發現那不過就是一種顏色。
我,曾經以為尼采的綠色很偉大。
Study for City Frame Series IV, 2008, pencil on paper, 8.5 x 11.25 inch
October 17, 2009
墨爾本 5
和紐約給我的感覺相反, 墨爾本的物理(外在)樣貌是水平的,我的心理(內在)狀態是垂直的。
這大概是地球兩邊的一種自動平衡現象。
Study for China Series I, 2008, pencil on paper, 8.5 x 11.25 inch
音樂 9
最「純粹」的藝術是音樂。
只有它不必跟別人一起攪和。
Study for Artists' Objects - Malevich's CD, 2007, pencil on paper & collage, 8.5 x 11.25 inch
達利 2
達利(Salvador Dali)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有一種魔力,可以輕易地引發觀者對於現實景象的無限想像。
不過,那也有可能是一種「原作怎麼這麼小?」的疑惑想像。
Made in Melbourne - 16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尺寸
誰說尺寸不重要?
這不是說大小,而是指作品需要特定(正確)的尺寸。
Made in Melbourne - 15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10, 2009
拍賣會
拍賣會的競標有兩種主要成分:
一種是精打細算的投機成分,另一種是無以名狀的激情成分。
Made in Melbourne - 14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澳大利亞 4
爸爸:「有空的時候,可以學學朱自清寫『歐遊雜記』,紀錄一下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經驗。」
我:「這裡是澳洲,不是歐洲,而且,哪來的美國時間呢?」
Made in Melbourne - 13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9, 2009
毛的最後一位舞者
即使,導演手法與劇情安排並不特別令人驚艷,電影「毛的最後一位舞者」(Mao’s Last Dancer)仍然讓人動情。
可想而知,原作小說有多精彩了。
Made in Melbourne - 12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8, 2009
現成物 2
策展人的出現,是杜象 (Marcel Duchamp) 挪用現成物概念的最極致表現。
藝術家變成一種現成物,策展人變成了藝術家。
Made in Melbourne - 11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7, 2009
書寫 4
為什麼藝術家必須要會書寫自己的作品?甚至,必須用某種特定的方式來書寫呢?
人一定要知道空氣的成分是什麼,才能呼吸嗎?
Made in Melbourne - 10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6, 2009
達利 1
為什麼大家都叫達利(Salvador Dali)超現實主義畫家呢?他明明很有意識地畫畫。
也許,這跟大部分抽象畫家的作品,一點也不抽象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Made in Melbourne - 9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雪梨
雪梨人以為、也表現得自己是紐約客的樣子。
實際上,全世界偉大的城市,天氣都不會太好。
Made in Melbourne - 8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5, 2009
扁平 10
表面上,「扁平」讓畫面看起來很簡單,事實上,它的概念可能很複雜。
「扁平」幫助我創作有「複雜」內容的「簡單」藝術。
Made in Melbourne, 2009, solo exhibition - 7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扁平 9
我的「扁平」把畫面上的立體形象變平。
這種讓原本熟悉的東西變得有點陌生的「扁平」,跟克拉克(TJ Clark)所說的「扁平做為一種疏離」的概念,有著很大的距離。
Made in Melbourne - 6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3, 2009
展覽 7
撤展讓人感觸良多:一方面,你感覺良好,因為大功告成了;另一方面,你感覺空虛,一切彷彿就像一場夢。
撤展是個巨大時間氣球的釋放瞬間。
Made in Melbourne - 5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2, 2009
抽象與再現 15
在他那個年代,靜物畫家莫蘭迪(Giorgio Morandi)說:「沒有任何東西比真實(我們所看到的世界)更抽象。」
現在,有沒有哪一位抽象畫家可以很自信地說:「沒有任何東西比抽象(我所畫的世界)更真實。」呢?
Made in Melbourne - 4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October 1, 2009
原住民繪畫 2
澳大利亞原住民繪畫的基本構成元素是點。
理論上,點應該只有位置,沒有大小。現實上,點也有可能變大,變成圓形的面, 也變成自己的圈圈。
Made in Melbourne - 3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框 6
澳大利亞的藝術圈也有許多圈圈。
最大的是白色的圈圈,以及由四種基本色的點所組成的圈圈。
Made in Melbourne - 2, 2009, solo exhibition, Gossard Project Space, Melbourne
Newer Posts
Older Posts
Home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
Archive
▼
2009
(215)
►
January
(32)
►
February
(26)
►
March
(28)
►
April
(25)
►
May
(21)
►
June
(25)
►
September
(18)
▼
October
(27)
框 6
原住民繪畫 2
抽象與再現 15
展覽 7
扁平 9
扁平 10
雪梨
達利 1
書寫 4
現成物 2
毛的最後一位舞者
澳大利亞 4
拍賣會
尺寸
達利 2
音樂 9
墨爾本 5
尼采的綠色 2
現成物 3
分類
繪畫 5
包裝 1
包裝 2
繪畫 6
蔡國強
藝術家 9
蘑菇和水母
►
November
(12)
►
December
(1)